為什麼要打預針
新生幼貓自母體得到的抗體,在滿八週齡後會逐漸消退,所以應於接近八週齡時開始施予預防接種。未
滿一歲前,每月施打一次預防針,連續兩個月,年滿一歲後每年施打一次。
※預防注射的時間
帶回家後請務必先觀察1-2週,沒有任何疾病症狀,才能為牠注射預防針唷
以下是施打預防針前後的注意事項:
1.請先告知醫師貓咪狀況,詢問醫師是否適合施打。
2. 注射後2~3週,才能產生應有的抵抗力。在這段期間內,應妥善照顧,不要洗澡,以免著涼,若有不適應送醫診治。
※貓預防針之種類:
貓三合一疫苗 |
貓瘟、貓卡里西病、貓鼻氣管炎。 |
貓五合一疫苗 |
以上三種及貓白血病、貓披衣菌肺炎。 |
狂犬病疫苗 |
狂犬病,滿三月齡時,可與貓綜合疫苗同時施打。 |
*貓寶寶常見傳染性疾病
貓瘟:
由貓小病毒引起之泛白血球減少症,傳染性極高,毀滅性也極強。
一般以接觸傳染為主,亦可經由吸血昆蟲或蚤類傳染,幼貓最易感染此病。
臨床症狀為厭食、抑鬱、精神極差、高燒、持續性嘔吐、深褐色血痢,最後因白血球數急劇減少及出血性腸炎造成脫水和失血而死亡,死亡率約25~75%。
貓卡里西病:
貓卡里西病毒主要侵犯貓的上呼吸道,造成支氣管性肺炎或肺泡性肺炎。
臨床症狀有口舌部潰瘍、發燒、抑鬱、厭食、打噴嚏、流涎、眼和鼻分泌物增多、肺炎等,與貓鼻氣管炎的症狀相當類似,臨床上很難區分。病程約1~4週,感染率高但死亡率不一,最高可達30%。15週齡至六月齡之幼貓若感染此病,則會呈現病毒性肺炎,而因呼吸困難而死,有些則會出現神經症狀。
貓鼻氣管炎:
由貓疱疹病毒所引起之高傳染性上呼吸道疾病,貓常發生此病。
一般以接觸或飛沫傳染為主,主要的臨床症狀有高燒、抑鬱、咳嗽、打噴嚏、眼睛畏光、結膜炎,以及角膜、舌、口蓋等部位潰瘍,故可見水液性眼分泌物及鼻分泌物大量增加,繼發性的細菌感染會使分泌物變成黏液膿樣。
分泌物會傳播病毒,懷孕母貓若感染此病,則病毒會經胎盤感染胎兒,甚至造成流產。
貓白血病:
是由貓白血病毒所引起之白血球減少症,在貓所有的傳染並媒中,此病毒是傳染性最高的一種,即使是與患貓接觸一次即可感染此病。
其臨床症狀包括體重下降、貧血、發燒、齒齦炎、下痢等,但由於程度分岐,使診斷非常困難,必須借助血液檢查來判斷。
雖然貓白血病不會傳染人類,但其模式卻與AIDS病毒類似,均會引發免疫抑制作用,並導致淋巴瘤(一種腺體性癌症)、白血病(血癌)、貧血、腎功能不全和腸炎等,此病毒也能以靜止狀態在貓兒骨髓中潛伏數年後再發病。雖然幼貓對此病較為敏感,但此病卻能感染任何年齡、品種及性別的貓。
貓披衣菌肺炎:
由鸚鵡披衣菌所引起之高傳染性疾病,主要造成貓的肺炎。
初期顯現之臨床症狀為結膜炎,之後則伴隨有發燒、嚴重的流淚,而且眼分泌物會變成膿狀,亦會出現鼻炎症狀,包括:鼻分泌物增多、打噴嚏、鼻蓄膿等,後期的臨床症狀為化膿性肺炎,會因氣管和肺泡內之分泌物過多而造成呼吸困難和肺水腫。
狂犬病:
是一種病毒性疾病,會攻擊所有溫血動物包括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,一旦感染便無藥可治。絕大多數飼養貓狗的畜主,依法規定必須令其寵物接種狂犬病疫苗。通常是被患有狂犬病的動物咬傷而因其唾液中含有病毒而感染此病。
病毒經由傷口周圍神經而達中樞神經再散佈至全身,臨床症狀主要呈現行為異常,咽喉部份逐漸麻痺,而使得吠叫聲改變,下巴下垂、流涎,最後行動失調、麻痺、抽筋而死亡。
初次接種狂犬病疫苗應在幼貓3~4月齡。保護期為一年,每年補強預防注射是必要的。
為了您的健康、愛貓的健康、及家人的健康,請務必每年持續讓貓咪接種五合一預防針及狂犬病疫苗,以杜絕以上各種嚴重傳染病的發生
*常見體外寄生蟲
跳蚤
在犬、貓常見,可快速在皮膚表面活動,在一般環境中很容易寄生繁殖。靠需曲寄主的體液、血液或表面物質維生。被跳蚤寄生時,會不停搔癢,舔咬患部,脫毛並引起皮膚炎。
疥癬
症狀為搔耳、搖頭、皮膚脫毛、劇癢,耳、肘、關節結痂皮,嚴重時全身毛髮稀疏,會因細菌感染而併發化膿性皮膚炎而有惡臭味,需經醫師指示方法持續治療及藥浴。
※體外寄生蟲驅蟲應注意事項
1.發現有體外寄生蟲應遵照獸醫師指示之方法使用驅蟲藥劑,以免中毒或無效。
2.驅蟲時應環境與畜體一起驅蟲,如單方面使用,則效果不佳。
3.如使用驅蟲藥劑後,畜體產生不適反應或中毒現象,應立即送醫診治。
4.任何驅蟲藥劑皆具有毒性,環境驅蟲時,應將飲食器具及食物移開,避免誤食中毒
*常見體內寄生蟲
蛔蟲
寄生於犬貓之小腸,吸取營養,引起消化障礙,神經症狀,及其他疾病,特別對幼犬感染率大,可經由胎盤感染及經口感染,常見腹圍膨大、嘔吐、下痢、營養發育不良,幼犬出生後3-4週齡即應驅蟲,以及定期檢查。
鉤蟲
又名十二指腸蟲,寄生於小腸吸血,感染方法經口腔、皮膚、胎盤,症狀以消化障礙、消瘦、貧血、黏液血便、嘔吐、下痢及神經症狀為主徵,一隻蟲體一天吸血量約為0.8 C.C.因此常造成急性貧血及其他疾病併發症產生而死。幼犬應注意及提早防治。
絛蟲
常在犬貓的大便上發現絛蟲的成熟節片,形狀似瓜種子在蠕動,蟲體長約15-20公分,頭節會勾吸著在小腸而不斷排出體節,經由跳蚤傳染。體內有大量絛蟲時會引起營養不良、消瘦,蟲體阻塞腸道引起胃腸疾病,常見肛門癢覺,摩擦地面前進。預防感染應經常注意驅除犬貓身上之蚤蝨。
球蟲
始於原蟲纇,幼年動物容易受到感染,在環境衛生不良的地方很容易經口感染。症狀為食慾不良、下痢、貧血、脫水、消瘦、失去活力,尤其常因嚴重出血性下痢、腸炎而死亡,伺養幼年動物者應注意環境清潔,避免貓咪在地上亂舔食。
※ 腸內寄生蟲之防治方法
1.定期驅蟲,貓咪建議每半年到一年驅蟲一次
2.若檢查有蟲或蟲卵應由醫師處治,切勿自行用藥,以維健康。
3.每日應注意伺養之衛生,飲食生活習性等。
留言列表